《駭客任務》電影海報。
我們所現存的這個世界中,是否真的有救世主?亦或他只存在於另一個不被我們「感覺」的國度──所謂的真實世界之中?對我而言,雖然《駭客任務》三部曲透過將近七小時來敘述導演心中的世界觀,然而令我感興趣的並非其中錯綜複雜的程式大戰,而是安德森先生的選擇,讓他成為真實世界的救世主──尼歐。
第一集開始沒多久,白天身為電腦工程師的尼歐就從夢寐驚醒。雖然擁有令人稱羨的高薪工作,然而他對現況的生活仍有許多疑惑未解,心中的疑慮日積月累的向上堆疊,使得他時常做著似曾相識卻又難以理解的夢。因此,每當夜晚來臨,他就化身為刁鑽難纏的網路駭客,只為了尋找牽掛許久的「莫菲斯」之謎。這讓我聯想到許多人終其一生庸庸碌碌的過活,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沒有夢想也從不質疑。他們不曾想過,生命可以有其他出路或可能,甚至連「改變工作」或「抽離現實」的念頭也沒有──因為那代表著冒險,而前方會出現什麼,他們不想知道,更不想親眼證實。如果目前的生活稱不上好或壞,那就維持現狀吧!這是最保險也是最安全的道路,至少可以讓你走得心安理得又了無煩憂。
因此,看似平凡無奇(雖然他是帥氣的基努李維)的安德森先生,其實是芸芸眾生中,少數斗膽質疑現狀、進而挑戰的反動份子,他不被現實的安逸所蒙蔽,不論這樣的現實是真是假、是虛是實,他還是勇於相信並追求自己的感覺。這讓我回想起兩週前看過的《重裝任務》,Christian Bale 飾演的首席思想委員Preston,在一次意外中錯過服藥(抑止人類具有情感的藥物)的時機,竟然造就最終的起義,並順利推翻為滿私慾的極權制度。若不是Preston和安德森先生皆具有獨立思考和勇於批判的能力,又怎能成為各自世界觀的英雄呢?
戴上墨鏡後,整個人就變得很殺。
不論是崔妮蒂在電腦上留下的訊息,抑或當安德森先生見到莫菲斯本人,莫菲斯要他選擇藍色或紅色藥丸時,從安德森先生的種種選擇中,我知道他不可能駐留在虛擬世界──也就是「母體」這個國度裡。因為這個世界的表象與說法已經無法滿足他,唯有透過自己的感知去挖掘真相(縱使後來他發現「湯匙並非湯匙」這個定律,依賴外在感官是不管用的,要用「心」去體悟才行),糾纏成一塊兒的困惑才能真正舒展開來。儘管意識到其他選擇不見得比較安全,但他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並不快樂,就算因此失去什麼,似乎還能承受。若無法在有生之年解開埋藏在內心許久的謎,活著就好像只是時間的滴答聲,沒有氣息也毫無溫度。
因此,與虛擬世界的唯唯諾諾相比,尼歐在錫安的表現,就顯得有血有肉的多。雖然貴為真實世界的救世主──那個深受預言庇佑、無可取代的人選,然而尼歐與前幾代救世主最大的差異之處,就在於他具有強烈的情感,甚至願意為愛不顧一切、放棄所有。當《駭客任務:重裝上陣》即將進入尾聲,我們可以發現最終尼歐在愛情(拯救崔妮蒂的性命)與世界(犧牲錫安)之間,做出了異於前者的選擇。一般而言,這哪是「救世主」會做出來的事呢?古今中外,不分宗教與國籍,象徵「救世主」圖騰的代表人物無不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耶穌和釋迦牟尼吧!),別說是滿足自我私慾了,有時甚至必須做出種種的壯烈犧牲,只為了讓人民獲得最大的幸福。因此,雖然尼歐注定會出現,但這卻是造物主──也就是程式設計者,當初始料未及且無法掌控的異數(簡單來說就是bug),尼歐打破了原先恆久不變的定律(錫安城不斷輪迴著重生後再度毀滅的命運),使人類與母體最終皆可得到短暫的和平。
帥爆了,看起來就是很強的樣子啊!
當我終於筋疲力盡的食完三部曲後,內心止不住納悶:這個故事真的需要花這麼多氣力把它講完嗎?如果中間少了些什麼,導演所建構的真實世界是否搖搖欲墜甚至傾頹塌毀?純以理性衡量,似乎沒有太大的必要;然而這畢竟是個嚴肅且極具哲學思辨的議題,倘若一味壓縮其中的密度,觀眾不免感到沉悶乏味,再怎麼嚴謹、精湛的故事架構,也難以打入觀眾的心。
最終,我不免百感交集的見證尼歐的選擇,當此生的摯愛在自己的眼前失去性命,尼歐的心裡早已了無牽掛,再也沒有什麼事能令他受傷。這或許也是尼歐與史密斯的最終決戰,能讓觀眾如此津津樂道、傳誦至今的原因。滂沱大雨下,只有命運中的宿敵快如閃電、驚天動地的交手,沒有造作矯情的言詞或歇斯底里的怒罵,一切止於光影、終至沈寂。當恍若厲鬼般如影隨形的史密斯消失在一片驚愕之中,我不禁萌起淡淡的感傷,因為尼歐所選擇的這條荊棘之路,終於走到了終點,而他或許無須背負著「預言」、「救世主」或天知道還有什麼的牽累──這一次,他只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此幸福簡單美好。
窮追不捨的史密斯,其實很專情。(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