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象》電影海報。

  這不是我第一次看《小飛象》。但是當我事隔多年、再次把它拿出來回味時,內心的感傷依舊。電影一開場,是由送子鳥先生一一把孩子們送給馬戲團的各種動物。放眼望去,袋鼠媽媽擁有了小袋鼠,河馬媽媽也有了小河馬,唯獨母象強尼太太苦苦等不到兒子。值得一提的是,我發現開頭前五分鐘除了音樂的歌唱,並沒有任何角色的對白。雖然如此,由於故事結構簡單,又充滿強烈的反差感,絲毫不影響劇情的理解,就算是小朋友也能一看就懂,可見迪士尼十分擅長說故事。

  強尼太太盼呀盼的,好不容易終於等到兒子了。她的心中充滿無限歡喜,沒想到兒子只是打了個噴嚏,竟然就變成了大耳朵的小象。從此刻開始,小象呆寶的不幸就此降臨。由於牠擁有一對大耳朵,受盡馬戲團其他母象的敵視與排擠,甚至被身為觀眾的小男孩欺負恥笑。強尼太太為此大動肝火,還被怒氣衝天的馬戲團老闆幽禁在密閉的馬車中,被迫與最親愛的兒子分離。

  令我感到難過的是,馬戲團的動物不曾擁有野生動物應有的自由,牠們受盡人類奴役與剝削,甚至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命運。與野生動物相比,馬戲團的動物們是何等可憐與悲哀;然而更殘酷的荒謬在於,馬戲團的母象對於呆寶的嘲諷和不屑,原來是基於「比較」得來的。雖然自己不怎麼樣,但看見別人比自己可憐,就能藉此培養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而那微薄且可笑的優越感,竟然是藉由踐踏弱者產生的,這讓我不禁心底發寒,對於人性的光明感到困惑。

  最終,呆寶看似因為自己的那雙大耳朵而得到幸福,實則是最為巨大的不幸。呆寶因為能夠飛,而在人類世界聞名,但是卻永遠失去動物原有的自由。當初如果他從馬戲團的高樓跳下來而死,或許會是比較快樂的結局,至少他不再被人類利用。現在牠「飛黃騰達」了,強尼太太也有好日子過,難道這並非皆大歡喜?然而,牠們終究是馬戲團的棋子,僅因呆寶還有利用價值,還能為人類賺進大把的銀子。不論牠能不能飛,這一生似乎都離不開人類世界,離不開這個僅存於世界一角、微不足道的馬戲團。

  劇末,呆寶露出了幸福的微笑,自由翱翔在天際之中。牠之所以感到幸福,其實是源自於天真的無知;看似無拘無束的自由,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謊言。在歡欣輕快的尾聲中,我不禁悄然落下無盡的辛酸淚。

 


《小鹿班比》電影海報。

  年幼時雖看過《小鹿班比》,但對於劇中主角與故事情節有些模糊,不知是時代久遠還是怎麼了,腦海中縈繞的始終都是其他可愛的小配角們。近日再把這部電影找出來看,這才發現我的記憶並未出錯,因為配角們的確搶戲許多,令我不免感到些許遺憾。

  這是一個主角被迫長大的故事。電影一開始,森林中的動物們開開心心的跑出來,迎接並等待著森林中的小王子──班比。睿智穩重的貓頭鷹在一旁觀察著,活潑調皮的灰色小兔──打手則是蹦蹦跳跳的、話說個不停,還有成天笑咪咪又愛漂亮的臭鼬……相比之下,班比的性格反倒平板許多,幾乎無法使用一個確切的形容詞來描述他的個性。說他「怕生」,那只是一開始他對周遭環境不熟,不免有些沉默寡言;說他「勇敢」,似乎也沒有足夠的事蹟來證明;說他「活潑」,和灰兔打手相比,根本就不算什麼。由於故事架構過於簡單,其中也沒有安排足夠份量的事件來彰顯主角的性格,因此很難讓觀眾對班比這個角色印象深刻。

  不過,《小鹿班比》仍在動畫的精緻度與故事架構這兩項,展現高度的成就。其中一幕是下雨時落在葉子上的場景,那雨細如線絲,彷彿是相片一般的寫實。雨滴一落在葉上,瞬間變成四、五滴細碎的珠粒,往不同方向迸發,以一九四二年的時代背景來看,技藝實在是非比尋常。片中雖然亦探討人類對森林的破壞,然而電影僅以「象徵性的槍聲」代替,並沒有讓人類在這部電影中上場,純粹從動物的視角敘述事件,更留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此外,《小鹿班比》這個故事象徵著世代交替,開頭帶出班比的新生,年少時期經歷了母親的喪生、因而被迫長大,結尾則以班比稱王作結,不少往後的作品,都以《小鹿班比》作為源頭來發想,像是鼎鼎有名的《獅子王》便是如此。不同之處在於,《獅子王》透過父子與兄弟互動來顯現出主角們的性格,像是木法沙的沉著穩重、刀疤的老奸巨猾、辛巴的聰穎活潑等,使角色更加擬人生動;相較之下,班比和父親幾乎沒有互動、沒有對話,就連最終那一幕的世代交替,也僅以「父親退場,獨留班比於崖上」作結,不免失之於沒有情感的鋪陳,著實可惜。

  班比終究成王。然而他如何克服喪母之痛,並從中蛻變茁壯?這部份我們不得而知。或許後續的諸多作品,就是為了填補《小鹿班比》的那塊空白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vannah 的頭像
    savannah

    海闊天空的守候

    savann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