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與感性》電影海報。

一位好編劇,就能決定電影的成敗與否。乍聽之下,這似乎是一句理所當然的廢話,但直到我看了Emma Thompson改編《理性與感性》之後,才真能了解編劇的重要性──不愧貴為當年奧斯卡的最佳編劇,真是實至名歸。


或許是因為我先看完Jane Austen的原著小說,才能感受到小說與電影的差異性,竟是如此巨大。Jane Austen雖然戲謔與機智依舊,然而不論在劇情設計的精緻度或合理性,皆不如《傲慢與偏見》來得成熟。在Jane Austen筆下,個性平板又缺乏主見的Edward,究竟是哪一點吸引沉靜穩重的Elinor,著實令我匪夷所思。要說他重視承諾嘛,我認為最初他根本就不應該跟Elinor曖昧不明,害得他所傾慕的Elinor必須承受Lucy虛情假意的對待。如果真心在乎一個人,又怎麼忍心讓對方不快樂呢?何況對方又是因為你,而受盡情感上的折磨。


相比之下,雖然電影中的Edward依舊鳥鳥的,再加上Hugh Grant在不夠稱頭(每次他一露臉,都會害我想笑,喜感的莫名啊!);不過,電影加入了一段有趣的劇情:小妹Margaret躲在書桌下撿地圖時,就是被Edward發現的。一般人或許會直接忽略小妹的存在,可是唯有Edward能和Margaret打成一片,這一切都被Elinor看在眼裡。這或許說明了縱使Edward沒有出眾的條件,卻自然而然贏得重視家人的Elinor的芳心吧!


Elinor的感情相比,MarianneWilloughby明顯瘋狂且露骨許多了。起初Marianne總是看Edward有些不順眼,原因竟然是出自於Edward誦詩時,缺乏聲調和情感!Marianne所嚮往的戀情,是能和她一起欣賞她所欣悅的一切,包括音樂或詩詞。而她與Willoughby的初識,無疑代表「浪漫」二字:在大雨滂沱中,帥氣英勇的紳士不畏風雨,只為懷抱下那虛弱的美人。彷彿命中注定似的,Marianne甚至驚喜發現,Willoughby和她一樣熱愛Shakespeare的《十四行詩》,他那如火焰般明亮且熱切的眼神,竟教Marianne害羞得不敢正視。她會愛上風流倜儻又才華洋溢的Willoughby,可說是預料之中了。



那時候的
Kate Winslet真是年輕啊!

然而,Willoughby卻是個物質至上的男人。他雖然喜歡Marianne,卻更愛名利──若時光倒轉,不論Willoughby做出什麼樣的選擇,Marianne終究無法獲得幸福。不論選擇哪一邊,Willoughby始終對於自己所捨棄的那方,感到遺憾後悔。「Willoughby並不是Marianne的真命天子」雖然毋庸置疑,然而Marianne又怎能輕易接受Brandon上校的心意呢?小說中的描寫真教我不敢苟同,結尾就像趕著下班一樣,沒交待清楚就皆大歡喜了,連Marianne為何會愛上Brandon上校都不得所以,讓我看得一頭霧水又憤憤不平。

電影則是多了一段巧妙的改編:Marianne經歷失戀之苦、至屋外散步時,卻再度碰上了傾盆大雨,她喃喃的輕誦Willoughby也深受著迷的《十四行詩》第一百一十六首:「不要讓我向真心的結合承認障礙。愛不是愛,若是說變心就變心,喔!那不是愛!」當Marianne在風雨中低聲呼喚著Willoughby時,也似乎蘊含她向過去正式告別。爾後,如同舊事重演一般。然而這一次,把渾身溼透且虛弱不堪的Marianne抱回來的,卻是Brandon上校。Willoughby或許是Marianne的靈魂知己,但卻不是給她幸福的那個人;而Brandon上校縱使不如Willoughby耀眼,但他對於Marianne愛,卻是專一且深摯的。

Marianne
終究向現實屈服,嫁給一個或許不是她心目中最為理想的對象。以Marianne多愁善感又看重才華的個性,最終竟然選擇與內斂寡言的Brandon上校結為連理,著實令人困惑又難以接受。不過,電影巧妙穿插一小段的劇情,使得兩人的相愛不再如此突兀,我似乎也能感受到Marianne在經歷一場刻骨銘心、卻又傷痕累累的戀情後,真正體悟「感覺」在愛情之中固然重要,但卻不是婚姻的全部,我們勢必得憑據足夠的理性,來決定此生是否要與這個人白頭偕老。


Elinor,在一切真相大白後,她終於在Edward面前展露自己的真心;而那些壓抑許久的委屈與傷心,只能藉由淚水來表明。如同Marianne所言:「妳總是如此冷淡,要是我是Edward,也不會發現妳愛我。」又或是Marianne在寫給Willoughby最後一封信時,對好意關心的Elinor所說的:「我是毫無秘密,妳卻是守口如瓶。」Elinor身上背負著太多的責任,以至於她總是顧慮別人的感受,卻犧牲了自己。然而,最終我可喜的發現:Elinor的真情流露,無疑代表著她對Edward的愛。直到Elinor又哭又笑的展現出『失態』的喜悅時,我才真正感受Elinor的情感,感受到她身為「人」的存在。


最終,究竟是理性還是感性的勝利?藉由Emma Thompson的詮釋,或許幸福並非單方面的二選一,而是保留了「兩者皆是」的可能。過度感性的
Marianne,發現愛情必須客觀從各方面來檢視,才能找到適合自己、並且帶給妳幸福的人;理性至上的Elinor,則是明白感情必須「說」出來,否則妳將會錯過真正的幸福,徒留無限遺憾。結局的皆大歡喜,說明了兩姊妹在經歷感情中的坦誠、包容與讓步後,終於贏得女人們所嚮往的愛情。

遙望遠方,只見
Willoughby一身落寞,悄然消失在無盡的天地之中。



姊妹二人,竟如此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vannah 的頭像
    savannah

    海闊天空的守候

    savann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