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不「地方」?

為了研究這項主題,我觀察2009年5月18日至5月31日中國時報上的新聞報導,
去除與地方新聞距離較遠的國際新聞、財經新聞、文學副刊、影藝新聞與時事評論版,
而將關注的重心放在焦點要聞、政治新聞、生活新聞、文化新聞、社會新聞與都會新聞。
除了將各版新聞分門別類外,還整理出兩週地方新聞的縣市分佈比例,如表下:



由上述地方新聞的縣市分佈比例可知,大台北地區(包括北縣、基隆)的新聞報導直逼六成;
然而其他縣市的報導,卻沒有任何一個超出總報導數的百分之五。
由此可知,中國時報雖為全國性大報,然而在新聞的選擇與呈現上,明顯有重北輕南的失衡情形。

我認為造成南北新聞報導不均的現象,原因有下列三點:
1.台北身為台灣首都,不論在政治、藝文、交通、醫療等方面都享有最完整的資源,
 因此一旦有正式的國際集會或展覽表演,幾乎都以台北作為成果發表的場域。 
2.報社的資金有限,導致地方記者的單一性與稀少性。
 由於新聞的報導來源,幾乎都集中在大台北地區,
 因此從中國時報的記者組成來看,
 以台北的新聞記者人數最多,
 苗、彰地區甚至只有一名記者寫作相關地方報導。
 由此可見,報社在分配新聞比例時,呈現出嚴重不均的情況。
 如表下(粗略估計,按照新聞事件與報導地點分類)。 



3. 非台北地區的新聞報導,集中在社會新聞版的比例偏高。
 不論是〈黑心菜脯泡福馬林 早已下肚〉(許素惠,5/19雲林報導)、
〈捕黑鮪撈過界 東港船被扣菲國〉(林和生,5/19屏東報導)、
〈差31歲 女教師男學生不倫戀〉(楊宗灝,5/20桃園報導)、
〈研究生貪財 假車禍詐老同學〉(陳育賢,5/21竹市報導),
 都顯示出地方新聞的擷取,
 除了在具有話題性與聳動性的社會新聞版曝光,
 其他版面包括政治、焦點、要聞、文化新聞等,
 報導比例與台北地區呈現極大的落差。 

由上述可知,地方新聞無論在質與量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以質而言,報導不應一味集中在社會新聞,
而是要以當地的藝文活動或地方特色作為深入報導的對象。
以量而言,報社應注重地方生活版的重要性,
分派更多的新聞工作者到不同縣市,進行當地新聞的採寫。
以我閱讀圖書館的報紙經驗為例,
雖然訂閱報紙的地區位於花蓮,報社卻沒有專闢一版來報導花蓮地區的地方新聞,
而是以「大台北都會」囊括北、宜、花、外島地區的新聞,
對於花蓮當地的新聞報導明顯不足。
身為當地居民的報紙訂閱戶,卻無法從報紙獲知與自己息息相關的地方新聞,
顯示出報社在地方新聞的經營急需改善。

文化創意與地方產業的結合

地方新聞的採寫,
除了能讓當地居民由於地緣上的接近性得到認同,
也能使其他讀者認識到各地區的人文風情與地方產業。
不論是屏東山地門部落的巫瑪斯排灣三寶工藝館、
南投水里的蛇窯陶藝文化園區,
或是宜蘭白米社區的木屐村 ,
不僅能透過地方記者的深入報導來加深民眾對於地方產業的認知,
還能藉此行銷當地的文化特色,促進旅遊與觀光產業的大興。
舉例而言,高雄美濃的客家文化,
由於縣政府的積極宣傳與推廣,使得油紙傘產業蓬勃發展,
進而帶動美濃地區的客家小吃與周遭景點(客家煙樓、黃蝶翠谷、鍾理和紀念館)的觀光人潮。
除了當地的文化與地方產業,各縣市的節慶活動也值得一提。
宜蘭的綠色博覽會及國際蘭雨節、苗栗的客家桐花季、
府城七夕十六歲藝術節、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等,
都是當地才有的特殊地方節慶。
因此,倘若地方新聞結合了當地的人文與歷史發展,
不僅能夠促使更多人關心自己的土地及社區,
亦能塑造出不同地區獨到的風格與特色。

此外,增加以台灣作為敘事背景的文學作品與影音作品的系列報導,也能豐富地方新聞的內涵。
以文學作品而言,不論是楊牧的《山風海雨》、黃春明為數頗豐的鄉土文學,
亦或夏曼•藍波安的《冷海情深》,
皆分別展露出他們對於自身故鄉的眷戀之情。
藉由文化新聞版與文學副刊版的刊載,能使讀者從文學作品中找到故鄉的影子,
使得地方新聞不僅僅是在地發生的消息,而是專屬這塊土地的獨特記憶。

影音作品方面,今年四月的台灣地方志影展,
著眼於城鄉發展和社區營造的議題,過去曾以《無米樂》一片贏得外界稱譽。
今年入選作品包括描繪嘉義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台灣女工進入職場的辛酸血淚史、
彰化火力發電廠的環保爭議,以及敘述新竹眷村老兵與台籍老兵的身份認同及角色衝突等。
中國時報刊登地方志影展的相關報導,
不僅間接鼓勵紀錄片導演與文史工作者為在地發聲,
也使得更多人注意到在地作品的精彩表現。

公民新聞的相輔相成

現況下將「地方」新聞的精神徹底落實的媒體平台,
就莫過於是peopo(People Post)公民新聞平台
公民新聞平台著重於人文關懷與社區參與等媒體實踐,
民眾可藉由即時更新的線上影音軟體,了解公民記者的論述角度與切入觀點 。
2009年6月6日於公民新聞平台發表的〈常勝軍原民舞團 舞闖中國〉報導,
便由東華大學語傳系學生自行訪問、拍攝,
並且將完整的影片檔公開於網路平台,提供給網友觀看。

所謂「好的畫面勝過千言萬語」。
peopo公民新聞平台的優勢在於,
儘管大部分為平民百姓的撰稿者缺乏一針見血的精練文筆,或是思辨清晰的語文造詣,
然而只要有積極參與社區議題的熱忱,就能將隨身錄製的影片立即發表於網路上。
相對於正規報社記者必須面對閱報率的現實壓力,
公民記者擁有高度的自由與彈性,可依據自己所長或愛好進行公共議題的採寫。
因此,公民新聞平台的地方新聞種類十分多元,
包括社會關懷、文化古蹟、媒體觀察、教育學習、社區改造等,
補足報紙地方版的貧瘠與空洞。
藉由生活化、趣味化的報導,
吸引閱聽人關心周遭發生的、卻時常被主流媒體捨棄的「小」事。

然而,公民新聞平台畢竟是「全民接近使用」的網路媒介,
文章論述的深度與內容稍嫌不足,報導長度幾乎都以兩小段作結。
坊間報社如能與公民新聞平台合作,每日以一至兩版的空間深入報導公民新聞,
一方面減輕報社增派地方記者的人手壓力,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地方新聞的完整性與深度。
電子媒體畢竟與平面媒體不同,兩者的閱聽人屬性及需求亦有所差異(如表下)。



倘若能結合網路的即時影音功能與報紙的內容充實性,彼此相輔相成,
俾能使閱聽人接收到更完整、更豐富的地方新聞與生活資訊。 

媒體自覺──現實與理念之爭

總結前言,報紙的地方新聞究竟能否獲得質、量的改善,
還是在於媒體企業主對於新聞工作的期待與想像為何。
真正的新聞工作者(包括編輯、記者)或許對自身工作抱持理想與職志,
然而受制於上司及老闆的現實壓力,不得不向殘酷的閱報率數字低頭。
因此,與其要新聞工作者覺醒,還不如與媒體企業主進行對話。
過度商業化的報業經營,
究竟是帶給報社無盡的財富,亦或新聞業形象的集體陪葬?
「記者」一詞,
在國內大專院校電子佈告欄批踢踢實業坊(bbs://bbs.ptt.cc),竟淪為「妓者」之譏,
可見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聲望有逐漸下滑的趨勢。
在現實與理念之間,
媒體唯有意識到「無冕王」與「第四權」之譽,是為了服務公眾利益而存在時,
或許才能暫時放下以閱報率決定廣告價碼的現實吧。 


注:作於九十八年六月,【媒介素養】期末報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vann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