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雷!

Joel Schumacher導演、2004年上映的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和原作相比,電影氛圍呈現出餘味不絕的哀傷,卻又不失浪漫。
演員們的歌聲,也比我想像中純熟精練。
雖然唱功比不上專業的音樂劇歌手,
但不論是
Gerard Butler(飾演Phantom)的哀慟深情、Emmy Rossum(飾演Christine)的真情流露,
亦或
Patrick Wilson(飾演子爵)的勇敢無懼,都令我在觀賞電影之際,深受感動。


2004 年版本的歌劇魅影》電影海報。(其一)


2004 年版本的歌劇魅影》電影海報。(其二)

或許是過去看過黑白片的
歌劇魅影》而留下陰影。(我忘記是1925還是1943年的版本)
依稀記得,片中的
Phantom殺人無數,手段十分兇殘。
那時我遮著眼勉強把整部片看完,對於
歌劇魅影》的印象自然不好,充滿些許誤解。
直到看過
2004年版本,才發現Phantom並不像我認知的那麼殘暴冷血。
雖然他因為悲慘的童年際遇產生偏差人格,
但是當
Christine為他流下沈痛感傷的淚水、並撫著Phantom的臉親吻他時,
Phantom終於決定放Christine自由,放自己自由。
因為他知道,就算把
Christine強留在自己身邊,
她愛的終究不是這個身心腐朽的自己,而是願意為了
Christine犧牲生命的子爵。


對於
Phantom而言,他從來就不懂如何愛人。
因為沒有人教他,也沒有人願意接納他的「不完整」。
終日躲在劇院地窖下的
Phantom
縱使才華洋溢,身兼建築、設計、音樂、藝術等天賦,卻無從發揮所才。
直到遇到
Christine,藉由指導她如何精湛歌唱、進而登上劇院首席女歌手,
Phantom不僅從Christine身上得到從未受到世人肯定的成就感,也對年輕美麗的Christine深深著迷。
PhantomChristine的感情與其說是不明究理的瘋狂迷戀,
倒不如說
Phantom依賴Christine的陪伴──包括原始生理本能的欲求,以及被需要、被愛的渴望。
Gerard Butler飾演的Phantom,雖然對Christine以外的人毫不留情,但良心猶在。
最後一刻,他選擇成全
Christine的愛情,寬恕Christine對自己的「背叛」。



Phantom 住的劇院地窖一景。才氣縱橫的Phantom,就在這個陰暗潮濕的地下室度過大半輩子。

最令人動容之處,在於
Phantom自始至終都對Christine深情以對。
電影終了,老邁憔悴的子爵到
Christine的墓上祭拜,發現墓旁擺放一枝繫著黑緞帶與戒指的紅玫瑰。
看到這幕,雖然不至於熱淚盈眶,但頓時似乎有股暖流在心裡蕩漾,溫柔得很感傷。
直到尾聲,我終於確信
Phantom給了Christine寬恕成全的愛。
雖然
Christine愛的人不是他,但他願意把Christine交給她所鍾愛的人,然後把自己的感情完整收回。
直到
Christine離開人世,如同Phantom給她的承諾:「此生不渝」。


面具和紅玫瑰,已經是《歌劇魅影》給人的既定印象了。

很慶幸自己終於鼓起勇氣看了這部
電影。畢竟對過去的我而言,
歌劇魅影》等同驚悚恐怖片(至於浪漫唯美?從沒想過),Phantom則如同變態殺人犯的角色。
沒想到
Gerard ButlerPhantom演得那麼深情內斂。
他的精湛演技,讓我對
Phantom從原先的驚懼厭惡轉變成理解認同。
至於演員們的歌聲,雖然對於音樂劇沒有研究,
但闔上雙眼反覆聽了幾次,我覺得已經不錯了,甚至能從歌聲中獲得心靈上的撫慰。
不論是
PhantomChristine對望吟唱《唐璜的勝利》的台詞,
Phantom激動吐露對Christine的愛戀,Christine眼中的盲亂表露出她不知道該不該接受Phantom
還是在地窖湖底的三人對唱,
(在極具衝突的緊繃情緒下,演員們的歌聲詮釋出角色的內心變化,是很「歌聲」的內心戲),
著實令人感動不已。


演技、唱功表現得可圈可點,迷人的三位演員們。

兩情相悅固然是皆大歡喜的結局。然而在現實的感情世界裡,很多時候難以盡如己意。
得不到對方的心,
要嘛要對方死、自己死或情敵死,要嘛來個玉石俱焚--「我得不到,別人也別想要」。
難道只有愛得你死我活才是真愛嗎?
Gerard Butler 飾演Phantom,或許提供了另一個解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vann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